微信二维码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已有账号,使用账号密码登录账号密码登录
新用户请使用 微信登录 创建账号
请绑定手机
传统文化与
现代教育融合下的
“类家庭”家教家风实践
- 长汀县同心学校家庭教育创新经验 -
长汀县同心学校是一所5A级民间公益组织,长年以“类家庭”模式集中照料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由专职亲子老师作为“代家长”为其提供类家庭功能的养育、陪伴与关爱,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家、未成年的保护及爱的教育;长期为家庭陷入困境的儿童提供分散助养帮扶,以素养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支持留守、偏乡儿童,致力于通过关爱、陪伴、支持、正向引导与资源倾斜帮助孩子们拓展“生命的长、宽、高”;持续以资金支持、入户探访、义诊、义剪等形式帮扶偏乡困境老人,并带领受助的困境儿童参与慰问,以多项目联动形成老幼双向赋能的公益慈善项目为乡村振兴持续助力。
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
创新事实孤儿家庭教育
自成立以来,长汀县同心学校始终致力于在集中照料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日常生活中,为孩子们创造学习、成长的契机,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媒介与方向,以“拓展生命长宽高”的新教育理念及相关现代教育理论为抓手与目标,助力孩子们一步一步成为善良、健康、快乐、自立可成的有用之才。
因此,2022年10月,长汀县同心学校成功入选朱永新教授发起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实验”生命教育推广项目合作学校。
依照“拓展生命长宽高”的培养理念,同心学校首先关注的是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同心学校把传统中医文化融入这个特殊大家庭的“家庭教育”,把园子里自己种植的中草药做成养生药膳,把课堂移到饭桌上,在一日三餐中潜移默化地植入健康饮食习惯,“吃该吃的而非好吃的,吃能吃的而非爱吃的”。
由孩子们共同讨论未来的饮食安排,让孩子们学习如何营养搭配饮食、如何合理计算花销,让孩子们学会柴米油盐的日子要如何操持——机会教育、行为教育远远超过语言上的说教。多年的熏习,孩子们已经形成了“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参与“持家”与“当家”,提升了独立的生活能力。
同心学校还利用节假日带孩子们将自己种植的中草药和蔬菜制作桑叶姜米茶、金银花茶、栀子花炒肉等各类药食同源的“特产”。
此外,同心学校还引入传统中医禅拍作为孩子们的晨间锻炼项目,辅以每日课余时间的集体拍打练习及经络穴位讲解,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中医理念耳濡目染,逐步关注自身的健康养生,延伸生命的长度。
桃李不言
在拓宽生命的宽度方面,同心学校深入运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孩子们进行多方面的培养,除了辅助孩子们的学科学习外,重点在生活中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能力、劳动能力、感知美的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
从每天晨起铺床开始,到整理衣橱、收拾书桌,洗澡洗衣,再到卫生责任区的清扫,同心学校在每一天的生活点滴中,带领孩子们学会独立、自主,在不断的细节打磨中,帮孩子们养成整理收纳、爱劳动的好习惯,培养其主动性与责任感,感受专注与细致之美。
同心学校还特别开辟菜园与中草药园,邀请中草药专家阶段性为孩子们传授中草药知识,邀请农业局的老师教授种植技巧,让孩子们通过学习、运用自己的双手让园子枝繁叶茂。每天的浇水,周末的开垦,农产品的制作,体会劳动的艰辛使孩子们更加珍惜盘中餐,更懂得感恩每一份来之不易的馈赠。
在生活美学教育方面,同心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带孩子们画画、唱歌,让美术与音乐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利用周末带领孩子们走访汀州古村落,在领略在地建筑与文化风情的同时,拓展孩子们的眼界,提升孩子们对传统建筑之美的欣赏能力;利用假期邀请专业的花道茶道导师前来为孩子们传授生活美学,让孩子们懂得欣赏美、创造美、呵护美,让他们始终对生活保持热爱。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同心学校定期和孩子们召开家庭会议,分享近期的时事话题,讨论他们的生活学习目标与计划或烦恼,鼓励他们提出对生活环境的改造想法,再让他们亲手创造整洁、明亮、美好的生活空间,亲手实现自己的小目标,由小及大,激发孩子们在生活点滴中向美、向好转变;利用节假日组织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为孩子们创造与各行各业的义工、爱心人士及其子女接触与交流的机会,让孩子们在交互的过程中锻炼沟通表达能力,拓展视野,丰富社会生活体验,让孩子们建立更加自信、自如的人际往来,突破学习成长的困境,始终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
下自成蹊
在提升生命的高度方面,同心学校通过每周传统文化读书会,让他们从小便浸润在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从古圣先贤的文字中汲取智慧与光芒,滋养每个孩子的心灵;再通过每餐餐前感恩及生活礼仪教育,让孩子们从细节中践行传统文化,感受优秀传统美德在生活中的运用及其所带来的生活质量提升。逐渐地,这些从小缺少父母亲人贴身关怀的孩子们,在同心学校找到了异姓的兄弟姐妹和亲人,学习时互相帮助,闲暇时一起喝茶、谈心,帮弟弟妹妹剪指甲,互相理发,对待哥哥姐姐尊敬有加,对待弟弟妹妹关爱有加,真正做到了《弟子规》中说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同时,同心学校阶段性组织孩子们参与困境儿童、困境长者的探访慰问志愿服务,通过让孩子们看到不同家庭的不同困境与面对困境的反应,引导他们反观自身的困境与自身所作的努力,引导孩子们接纳现状、寻求改变、指定目标、付诸实践;通过让他们在志愿服务中实际的劳动付出,引导孩子们肯定自身不仅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也有帮助他人的能力,为其树立自信心同时,也鼓励他们将在“同心大家庭”中感受到的爱传递出去,助力其成为“立己达人”的有用之才。
成长瞬间
教育的成效从来无法靠一朝一夕、轻描淡写的说教来达成,只能依赖日复一日、耳濡目染的言传身教来熏习和浸染。良好习惯养成的背后是持久的用心陪伴与悉心教导。同心学校依托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困境儿童家庭教育创新模式,长期集中照料了6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已有36名走入工作岗位,这些孩子或时常回“家”关爱弟弟妹妹们,或主动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或拿出一部分工资进行爱心捐赠,尽己所能回馈社会,从受助、自助走向助人,形成爱的循环。
依托同心学校家庭教育阵地
分散帮扶困境儿童
# 分散助学入校调查
除了核心的集中照料项目外,长汀县同心学校还长期通过分散助养、助学的方式帮扶困境儿童。在传统的资金帮扶、入户探访的基础上,同心学校不仅通过入户探访调查困境儿童的实际需求、给予针对性的物资、课程等多方面的资源补助,还在周末及假期以同心学校为核心阵地,积极组织夏令营与研学活动,向分散帮扶的困境儿童提供生活技能、劳动技能、传统文化、多元智能素养等多方面的培养课程与锻炼机会,利用全天候的集中生活与学习,让困境儿童全面感受同心学校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特色家庭教育,让困境儿童在沉浸式的环境中学会敞开心扉、感受美、感受爱,提升困境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助力其树立积极正向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通过自身的努力与社会各界的帮扶走出困境!
桃李不言
多年来,同心学校累计分散助养困境儿童308名,以各种形式帮扶困境儿童超六百名。在同心学校赋能生命的教育理念下,每年都有孩子考上985、211高校,迎来人生新希望。
下自成蹊
提炼同心学校素养教育核心
辐射帮扶留守、偏乡儿童
# 留守儿童之家艺术疗愈课程
# “绿伞”未成年人全面性教育课程
在深入偏乡调查、帮扶困境儿童的过程中,同心学校关注到,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他们留在农村的子女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的孩子们或寄居亲戚朋友家中,或与年迈的祖辈生活,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家庭教育出现缺位或断层。同时,囿于农村学校教育中存在资源匮乏、片面教育、师资紧缺等困难,难以在留守儿童个性养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成长阶段给予正确的教育与指引。
因此,同心学校通过提炼自身在困境儿童帮扶项目中的多年经验,将对困境儿童成长发展极有帮助的核心素养教育课程提炼成便于传播、易于复制的“和你在一起”留守儿童之家项目,于2015年起,先后在新桥镇石人小学、南山镇塘背小学开设了两个留守儿童之家,链接厦门的心理、艺术等素养教育专家资源,为留守儿童送上定期课程,同时邀请专家手把手培养本地教师,通过2-3年的时间形成一个在地学校可脱离专家、独立运作的长期项目。该项目帮助两所偏乡学校缓解留守儿童成长困惑,激发学生效能,进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成绩。项目于2019年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开展的“首届社会工作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优秀案例”。
为了更高效地服务更多的留守儿童,在孵化了两个实体的“留守儿童之家”后,同心学校将项目升级为“留守儿童之家云课堂”,紧密链接专家师资,为全县有需要的偏乡学校提供积极心理学、益智数学、艺术培育等多方面的素养教育课程及相关的资源链接。
让留守不再困惑
在开展留守儿童之家项目、与偏乡学校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同心学校发现,家庭成员的疏于防范及对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放纵导致偏乡儿童更容易遭受侵害,而侵害案件及其后续影响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成长。为了补足乡村学校、家庭中严重缺失的性教育,2019年11月,同心学校在多方调研后,在留守儿童项目中衍生创设了“绿伞”未成年人预防性侵害教育项目,2020年起在长汀县18个试点校开展了系列的预防性侵害及全面性教育课程,课程有效解决了学生的困惑及学校与家庭相关方面的教育难题。
项目通过开展科学、有效、系统的全面性教育,让孩子对自己的生理、心理的成长变化有科学、正确的认知,对可能潜在的伤害有辨别和抵抗的能力,同时教育孩子们学会彼此尊重,建立良性的异性关系,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同心学校“绿伞”项目于2022年3月被全国文明委等多家单位联合评选为“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优秀项目”,于2022年4月被全国妇联评选为“第四届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征集展示活动十大优秀项目”。
2022年,同心学校总结过往经验,将项目升级为“绿伞”未成年人全面性教育项目,在送课送教的同时,新增开展志愿者讲师的培训与授课支持。同心学校紧扣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密切相关的关系、价值观和权力与文化、社会性别、暴力与安全保障、健康与福祉技能、人体与发育、性行为、生殖健康等八大全面性教育核心概念,通过理论梳理、主题讨论、经验分享、课程示范、开课模拟等多个环节,再辅以后续的备课跟踪、开课指导、在线答疑等讲师支持系统,全力孵化高质量的专业志愿者讲师,旨在为更多偏乡儿童提供相关课程服务。
同心学校“绿伞”项目组还受邀走出福建,为云南、青海、贵州、四川、江西、浙江等6省的偏乡学校教师开展了全面性教育志愿者讲师培训,让全面性教育的护童“绿伞”在更多的乡村绽放。截止2025年3月,“绿伞”项目已累计培育志愿者讲师近70名,深入全国7个省的86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1071场儿童性教育课程,累计为30280名未成年人提供了60459人次的儿童全面性教育课程与相关的咨询服务。
万物生长
关怀困境长者
增强代际链接,老幼双向赋能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长汀县同心学校在长期深入偏乡、帮扶困境儿童的过程中,发现了偏乡有许多事实孤寡老人,正处于缺乏关怀与照料的困境,因此2014年,同心学校创设了“和你在一起”长者关怀项目,开始了对事实孤寡老人的长期助养与关怀,为老人们提供每月助养金、定期探访、不定期慰问、义诊、义剪、个性化物资捐赠等各类关怀服务。
同时,同心学校时常在节假日组织困境儿童参与长者关怀项目的志愿服务,深入老人家中,与老人聊天,帮老人过生日、理疗、整理房间等,不仅让事实孤寡老人感受了“儿孙绕膝”的温暖,让孩子们提升关怀素养与服务精神,更能通过一老一小在真实相处中创造代际链接的生命教育场景,模拟重构传统家庭结构,以老人的经历经验激励困境儿童,以儿童的生命活力激发困境长者,为缺乏家庭关爱的困境老人与困境儿童双向赋能。
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长汀县同心学校通过多年的摸索、总结与提升,以创新家庭教育理念为导向的困境儿童帮扶为核心,辐射服务留守儿童、偏乡儿童、困境长者,项目联动推动家庭教育为多方赋能,真正实现了"助人自助"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困境儿童、偏乡留守儿童的帮扶提供了宝贵的可复制创新经验。
~欢迎转发、传递爱心~
温馨提示:未经允许,
请勿引用本文资料作为其他宣传素材
期待您扫码和我们益起
以慈为怀,众善合流
让世界因我们而更美好
机构名称:长汀县同心学校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523508213998493988
使命:让弱势的困境留守儿童、老人享受到温暖和尊重。
愿景:以慈为怀,众善合流,使弱者有助,贫者有扶,幼困有养,孤老有依。
信条:尊重、感恩、务实、及时、服务
服务项目:“困境生福地”困境儿童助养助学项目,“绿伞”儿童全面性教育项目,“零距离”长者关怀项目,“和你在一起”留守儿童关怀项目,”赋能启智“困境儿童素养教育项目,急难救助专项,义工培训等各类公益课程。
撰文 | 李睿
图片来源 | 长汀县同心学校
微信编辑 | 李睿
责任编辑 | 珊娜
长汀县同心学校
1. 开展支持乡村教育及关心少年儿童的公益慈善活动(包括集中照料和分散资助困境儿童); 2. 开展关怀困境家庭的公益慈善服务; 3. 开展义工、社工培训、传统文化、促进家庭及社会幸福和谐的公益慈善课程; 4. 承接政府委托的社会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