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余年热血青春播撒人间大爱
2024-05-31 14:43:00














27日晚7时30分,长汀县同心学校校长施珊娜像许多家庭的父母一样,陪伴孩子们洗漱结束后,又来到教室耐心地教导孩子们做作业,为他们解答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温馨画面,在同心学校,每晚都在上演。
施珊娜出生于福建晋江,1988年幼教专业毕业后,在晋江一所福利幼儿园任教,当时班上部分孩子存在身心障碍,他们的处境深深触动了施珊娜,一颗大爱的种子在她的内心开始萌芽。
2003年,她因对接工作与厦门同心慈善会结缘,并一同到长汀开展助学调查,也由此开启了她的爱心助学路。“当时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地有不少困境儿童,于是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他们接到厦门同心儿童院集中照顾。”施珊娜告诉记者。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长汀一小学退休校长刘凤华。这一次,两颗炙热的爱心交汇,将爱的种子撒向了闽西。2011年,在刘凤华的发起下,她们开始在长汀就地集中照顾本地困难儿童。2012年,他们的慈善团队利用长汀县河田镇蔡坊村的一所空置村部小学,成立长汀县首家专注困境儿童帮扶的公益组织--长汀县同心学校,以“类家庭”的集中代养模式以及分散助养助学方式,帮扶龙岩及周边的困境儿童,给予他们“家”的温暖。
这些年来,担任长汀县同心学校校长的施珊娜,每年积极向社会筹集善款善物,想方设法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每一次像蚂蚁搬家一样,这一次筹到钱就改窗户,下一次铺地板砖,再把他们摇摇晃晃的铁床换掉,再把露天铁棚餐厅改成室内的......”施珊娜告诉记者,这一路走来虽然坎坷、艰辛,但是大家从没有放弃过。
在施珊娜的眼中,物质上的帮助是一时的,她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孩子们穿过困境找回自信。为此,同心学校从日常生活习惯抓起,以亲情陪伴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并开设了农耕劳作、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多种素养教育课程,让他们在生活与教育上获得双提升。
截至目前,同心学校累计帮扶了600余名困境学生,其中,长期集中照料的困境儿童有58名,分散助学的困境儿童有279名。他们中的不少孩子,后来考上了国内985、211高校,成长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一日同心学子,一生同心情缘。在施珊娜团队的带动下,受助孩子们传承热心助人的优良传统,有的毕业后主动回同心学校关爱弟弟妹妹们,有的将工资拿出一部分进行爱心捐赠,尽己所能回馈社会。“这是一种爱的循环,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帮助他人,我觉得自己这些年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施珊娜由衷地说。
从踏上闽西红土地开始,她在公益路上倾洒了近22年的青春热血,曾获得2016年闽善人物奖、“福建省第三届新时代巾帼志愿服务工作最美志愿者”等荣誉,今年被评为“大爱龙岩”新时代精神文明品牌建设先进个人。


融媒体记者 池银花
通讯员 李睿










~欢迎转发、传递爱心~



温馨提示:未经允许,
请勿引用推文资料作为其他宣传素材














机构信息



机构名称: 长汀县同心学校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 523508213998493988
使命: 让弱势的困境留守儿童、老人享受到温暖和尊重。

愿景: 以慈为怀,众善合流,使弱者有助,贫者有扶,幼困有养,孤老有依。
信条: 尊重、感恩、务实、及时、服务
服务项目: “困境生福地”困境儿童 养助学项目,“绿伞”儿童全面性教育项目,“零距离”长者关怀项目,“ 和你在一起”留守儿童关怀项目,”赋能启智“困境儿童素养教育项目, 急难救助专项 义工培训等各类公益课程。



关于同心学校:


微信编辑 | 淑丽

责任编辑 | 珊娜



扫码支持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