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码登录
已有账号,使用账号密码登录账号密码登录
新用户请使用 微信登录 创建账号
请绑定手机
来自一群 清华大学学生
的“公益真探”
2024年1月21日上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22班级“益心无二”实践支队来到同心学校,开展关于长汀当地困境儿童志愿帮扶情况的调研与访谈。我们参观了校园每一个区域,与孩子们积极互动,采访了施校长等学校教职工。同心学校的公益事业与成就,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震撼与感动。
校园里的孩子们,给许多同学留下深刻印象。支队长余航同学感动于孩子们的品格,他表示:“这次经历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校里的孩子们,他们有的可能原生家庭的情况并不那么理想,但是所有的孩子们都非常有活力,从他们身上都能看到一种不惧困难、勇敢尝试的韧性,我为孩子们在这样条件下能够取得的种种成绩感到无比震惊和折服。”
刘士诚同学则关注孩子们的具体活动:“在同心学校,我们见到了一群活泼、善良,热爱劳动、懂得感恩的孩子。我见到了楼前种的一片中草药,了解到平时都是由孩子亲自培育着它们;餐前餐后他们忙着准备碗筷、送饭递菜,在用餐之前还会一起诵读感恩词;之后又从校长口中得知他们为了筹钱自发举办了一场爱心义卖,从筹划到准备全由孩子一手操办。这些都令我感动不已。”
郑昊恒同学则用“快乐且充实”形容他眼中的同心学校孩子们,称“这些困境儿童在活力、智力方面并不比其他孩子差,他们更多的是在家庭教育上与其他孩子有所差距,从而不利于早期人格的塑造”但是同心学校弥补了这部分的缺失。
不能忘记的是,这些孩子们在进入同心学校之前,曾或多或少地身处人生困境之中。是同心学校大家庭、避风港般的温馨氛围以及细致入微的关怀,使孩子们感受到了缺失的爱、陪伴以及保护,让他们能够发展自己人性的美好,引导他们的人生轨迹向光明的方向延伸。
王炜致同学说:“这所学校的性质是特殊的——它面向当地缺乏监护、关爱的学龄儿童与青少年,却缀以“学校”这一平等中性的称谓,而非‘福利院’‘儿童院’等名称,在细节处体现了人文关怀。”
游笑权同学虽因晚到长汀一天,未参与21日的活动,也“在22号上午的活动结束后有幸在同心学校和老师、部分孩子共进午餐。在陈设简朴的餐厅里,虽然在雪天里彼此挨着彼此仍然冷得瑟瑟发抖,就在这时周围的大家一同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共同念诵着餐前感恩词,完全没有被环境影响。这一刻我被老师同学们风雨同舟的感情、条件艰苦仍心怀感恩的精神所打动,风雪中的餐厅却真真切切地蕴含着家一样的温馨。裹着羽绒服,吃着简单却足够可口的饭菜,我深深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滚烫的温度”。
郑昊恒同学也说:“同心学校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孩子们成为了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老师们成为了大家庭中的长辈。如果没有同心学校,这些孩子在童年时可能不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在同心学校,孩子们能够享受着与其他孩子一样家庭幸福的存在,不会再被当成一种特殊群体对待,能够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同学相处。”
“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 写在教学楼上的这句代表同心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宗旨的宣言,是我们对同心校园的最初印象之一,也是我们参观访谈后的最大感受。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可谓立校之本,而同学们对同心学校的教育理念深感认同,如张师浩同学对学校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表示认同:“本次参观同心学校,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施校长的教育理念。同心学校不仅给孩子们提供住宿和饮食,还提供了品德教育、学习指导、素质教育等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家庭能够给予的多方面的支持。学校不强求每一名孩子都有很好的学业成绩,鼓励孩子们多方面发展,帮助他们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使孩子们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起来。此行之后,我也开始了解到,对于困境儿童的支持不能只停留于物质层面,而是要考虑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需要。”
以施校长为代表的同心学校教职工,是同心学校教育事业中的主体、核心力量,为同心学校这个温暖大家庭的创办与建设无偿地倾注了大量心血;社会各界的关怀与帮助,亦使得同心学校事业长青,持续稳定发展。这善心的涌流,令同学们无不心生感动钦敬之情。且以郑昊恒同学的话语,代表我们实践支队对同心学校老师与襄助者们的崇高敬意:“同心学校的成功,离不开同心学校的老师们日复一日的坚守。老师们真切地将孩子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他们用自己的爱,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一盏盏明灯。我对这里的老师们崇高的德行致以我最诚挚的敬意。也向所有对同心学校提供帮助与支持的人士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欢迎转发、传递爱心~
温馨提示:未经允许,
请勿引用推文资料作为其他宣传素材
机构信息
机构名称: 长汀县同心学校
社会统一信用代码: 523508213998493988
使命: 让弱势的困境留守儿童、老人享受到温暖和尊重。
愿景: 以慈为怀,众善合流,使弱者有助,贫者有扶,幼困有养,孤老有依。
信条: 尊重、感恩、务实、及时、服务
服务项目: “困境生福地”困境儿童 助 养助学项目,“绿伞”儿童全面性教育项目,“零距离”长者关怀项目,“ 和你在一起”留守儿童关怀项目,”赋能启智“困境儿童素养教育项目, 急难救助专项 , 义工培训等各类公益课程。
关于同心学校:
撰文 | 清华大学“益心无二”团队
图片来源 | 纪花
微信编辑 | 淑丽
责任编辑 | 珊娜
扫码支持公益